活动 当前位置:首页 > 工作动态 > 活动 > 正文

今日夏至:悠悠日长,万物可期——"随时节流转,品书香诗韵"导读活动(十)

撰稿人:图书馆 时间:2024-06-21 10:41:11

夏至,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;太阳黄经90°;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。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。夏至,又称“夏节”、“夏至节”。古时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民间"四时八节"中的一个节日,自古民间有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。连雨不知春去,一晴方觉夏深。夏至的到来,意味着盛夏的开始。天气炎热、暴雨频繁,草木枝繁叶茂。人们开始食用凉茶、酸梅汤等清补凉汤来避暑,还"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"的说法。关于夏至,古今文人墨客更是留下诸多精美的诗词。让我们赏读夏日诗词,感受诗意画境中的一份清凉吧。

《夏至避暑北池》

·韦应物

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。

未及施政教,所忧变炎凉。

公门日多暇,是月农稍忙。

高居念田里,苦热安可当。

亭午息群物,独游爱方塘。

门闭阴寂寂,城高树苍苍。

绿筠尚含粉,圆荷始散芳。

于焉洒烦抱,可以对华觞。

古代测量时间有白天的日晷和夜晚的沙漏。夏至日当天白昼达到最长,故曰“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”。

夏至日,阳气在这一天强盛到极点。盛极必衰,阴阳转换,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滋长,所以说“夏至一阴生”。

《思归》

·白居易

夏至一阴生,稍稍夕漏迟。

块然抱愁者,长夜独先知。

过了夏至,白昼日短,夜晚渐长。

诗人也由此联想到长夜独坐的寂寞。无独有偶,夏夜独坐无眠的不止唐朝白居易,还有宋代的赵师秀。

《约客》

·赵师秀

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。

有约不来过夜半,闲敲棋子落灯花。

夏至过后,天气渐热,雨水增多。南方阴雨连绵,“夏雨落青梅”,草丰水涨;北方骤雨来急,来则气势滂沱,去则艳阳高照。

02d4801b2ad6b7a291bd10a83bf334e.jpg

《咏廿四气诗·夏至五月中》

·元稹

处处闻蝉响,须知五月中。

龙潜渌水穴,火助太阳宫。

过雨频飞电,行云屡带虹。

蕤宾移去后,二气各西东。

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(其一)》

·苏轼

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

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。

夏至分三候:一候鹿角解,二候蜩始鸣,三候半夏生。鹿属阳,为了御寒鹿角才会变大,夏至暑热旺盛,鹿角也会减小;此外,树上的夏蝉也会开始鸣叫,我国各地进入盛夏时节,二十天左右“入伏”。炎炎夏日,人们尽管把扇儿摇倦也躲不过日渐浓重的闷热暑气。

《夏至后初暑登连天观》

·杨万里

登台长早下台迟,移遍胡床无处移。

不是清凉罢挥扇,自缘手倦歇些时。

 蛙声处处,蝉鸣声声,让我们来看诗人们如何避暑就清凉?

f57ae1ad36f05ee1f2501a364b1dc54.jpg

 《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其一》

·杨万里

夕凉恰恰好溪行,暮色催人底急生。

半路蛙声迎步止,一荧松火隔篱明。

夏至雨后,傍晚时分,夕阳使得山色变幻。溪边的蛙声一片,远处的松火明亮,诗人来到山间溪畔享受一刻傍晚的清凉。

《纳凉》

·秦观

携扙来追柳外凉,画桥南畔倚胡床。

月明船笛参差起,风定池莲自在香。

《喜迁莺·梅雨霁》

·周邦彦

梅雨霁,暑风和。高柳乱蝉多。小园台榭远池波。鱼戏动新荷。

薄纱厨,轻羽扇。枕冷簟凉深院。此时情绪此时天,无事小神仙。

今日夏至,让我们乘一缕清风、追随诗人的足迹,品诗词、寻荷香,安然迎接盛夏的到来。

22.png

  (摄影:魏鹍姚晓彤  撰稿:魏鹍  审核:王志刚


版权所有 ©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鲁ICP备09083749号

关注图书馆公众号:gh_58f2f30ff8f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