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蛰始,众卉新——"随时节流转,品书香诗韵"导读活动(一)
撰稿人:本站编辑 时间:2024-03-04 14:47:05惊蛰,二月节,古称“启蛰”,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3个节气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二月节,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,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 此前,动物入冬藏伏土中,不饮不食,称为“蛰”;到了“惊蛰”节气,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,称为“惊”。 “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”。时令进入惊蛰之后,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就可以渐次听到春雷了,自南至北春光渐浓。春气萌动,大自然从此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。
让我们诵读一首关于惊蛰节气的唯美古诗词,迎接龙年蓬勃的春天吧!
咏廿四气诗·惊蛰二月节
〔唐〕元稹
阳气初惊蛰,韶光大地周。
桃花开蜀锦,鹰老化春鸠。
时候争催迫,萌芽互矩修。
人间务生事,耕种满田畴。
立春已久,雨水已过,阳气初升,到了惊蛰,一声春雷唤醒万物,韶光显现,弥漫大地。尤其是江南,桃花次第绽放,多姿多彩如绸似缎。“桃花开蜀锦,鹰老化春鸠。”是写惊蛰节气的三候。一候:桃始华。桃,花色红,是月始开。诗经曰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苏轼也说“春牛春杖,无限春风来海上。便丐春工,染得桃红似肉红”。 春风拂过桃花红,大地有了春的颜色。二候:仓庚鸣。“仓庚”即为黄鹂,也被称为“告春鸟”。诗经曰“春日载阳,有鸣仓庚。” 三候:鹰化为鸠。 “鸠”指布谷鸟。春气温和,连鹰都变得温柔;布谷鸟飞来树梢上鸣唱,催促着快快春耕。诗的颈联和尾联由写景到叙事。草木始萌发,似乎按照一定的规律竞相生长,人们为了生计走进田间地头,忙碌的春耕开始了。正如唐代韦应物的诗句: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
惊蛰,不但叫醒沉睡的小动物们,也唤醒诗人们的灵感与才情。这大概就是“惊蛰”的独特魅力吧。
春来风暖,草萌虫醒, 万物一新。一年之计在于春,我们也该抖擞抖擞精神,开始一年的新征程!。
(撰稿:魏鹍 审核:王志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