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霜降:冉冉岁将宴,物皆复本源——"随时节流转,品书香诗韵"导读活动(十八)
撰稿人:图书馆 时间:2024-10-23 09:42:36今日霜降,“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”。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预示着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。
晚秋渐向寒,菊花香,枫叶红,寒蝉噤,蛰虫伏;此时节万里霜天,无边落木,秋季行到最深处。让我们品读霜降诗词,欣赏最后的秋日吧。
《南乡子·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》
宋代•苏轼
霜降水痕收,浅碧鳞鳞露远洲。
酒力渐消风力软,飕飕。
破帽多情却恋头。
佳节若为酬。但把清尊断送秋。
万事到头都是梦,休休。
明日黄花蝶也愁。
秋水浅,孤洲远,把酒临风风渐寒,饮罢杯中酒,任纷纷扰扰的世事随秋风吹尽黄花去吧!此诗展现出了诗人任万物荣枯、荣辱不惊的泰然之风。
《舟中杂纪十首》
元末明初·王冕
老树转斜晖,人家水竹围。
露深花气冷,霜降蟹膏肥。
沽酒心何壮,看山思欲飞。
操舟有吴女,双桨唱新归。
同是写霜降时节,王冕笔下的诗词却毫无萧瑟悲秋之气:斜辉映水,把酒品蟹,荡舟听新曲,神思自飞扬。
描写深秋景致最为诗情画意而且意蕴丰厚的当属《枫桥夜泊》
《枫桥夜泊》
唐•张继
叶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深秋寒凉夜,月冷霜白,诗人独坐客船,思乡难眠,唯有江中闪烁的渔火和岸边隐约的红枫带给他一丝温暖;忽闻一声栖鸦的“呀呀”声划破寂静的江面,远处又传来寒山寺的杳杳钟声,更增加了几分寂寥清冷的气氛。全诗绘景抒情,有形有色有声,情景交融,意蕴深远。
此诗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,而且还在日本等亚洲国家广为流传。清代文学家俞樾在《新修寒山寺记》中记载:“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,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,且言其国三尺之童,无不能诵是诗。”
“霜降水返壑,风落木归山”。张继夜泊枫桥之后几十年的一个深秋,诗人杜牧登高赏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另一首名作。
《山行》
唐•杜牧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
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这首诗描绘的却是明媚灿烂的山林秋色图。诗中弯弯山路、茅屋人家、悠悠白云、艳艳红叶,构成一幅色彩丰富的和谐画面,体现出诗人对晚秋大自然的欣喜赞美之情,洋溢着爽朗俊拔之气。
霜降之后,草木摇落,大自然归于宁静,“冉冉岁将宴,物皆复本源”。生命的荣枯周而复始,自有规律,今秋的落叶萧萧昭示着来年春芽的萌发。让我们坦然作别夏日的繁茂、初秋的绚丽,心中永怀一丝温暖的希望,迈入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深秋。
(撰稿:魏鹍 审核:王志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