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 当前位置:首页 > 工作动态 > 活动 > 正文

今日小暑:荷香满塘送清凉——"随时节流转,品书香诗韵"导读活动(十一)

撰稿人:本站编辑 时间:2024-07-05 11:09:17

“小暑”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,标志着炎炎夏日的正式开始。“暑”,表示炎热的意思,小暑,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歌谣曰:“小暑不算热,大暑三伏天”;“小暑过,一日热三分”,小暑打开了酷热三伏天的帷幕。

c7b158eb26be3674faf603e0796bde7.jpg

小暑分三候。一候“温风至”,小暑时节骄阳似火、空气闷热,连风儿都卷着热浪;二候“蟋蟀居宇”,由于炎热,蟋蟀离开了田野,躲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。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”《诗经》中的八月即古夏历小暑节气,蟋蟀到庭院墙角以避暑热;三候“鹰始鸷”,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,飞到清凉的高空中活动。“始习于击,迎杀气也”。

唐代元稹在诗词中也用“温风、竹、山、青霭、绿苔”这些丰富的意象详细描述了小暑节气的特征。

《咏廿四气诗·小暑六月节》

·元稹

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

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。

户牖深青靄,阶庭长绿苔。

鹰鸇新习学,蟋蟀莫相催。

总是在忽然之间,感觉到节气的流转。阵阵燥热的风袭来,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。风穿竹林的沙沙响声预示大雨即将来临;山色变暗,隐隐听到了雷声隆隆。一场雨过后,门窗上泛出潮湿的青霭,台阶上长出湿滑绿苔。鹰开始在高空练习搏击;蟋蟀羽翼开始长成,躲在墙角声声鸣叫。

燥热的暑天,连小动物们都各自避暑。俗话说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,热浪一日胜过一日,心情也难免烦躁。何以解炎热,让我们去诗词中看历代诗人们如何度夏避暑吧。

《夏日山中》

·李白

懒摇白羽扇,裸袒青林中。

脱巾挂石壁,露顶洒松风。

洒脱不羁的李白登高望远,端坐山石上,听松涛,迎清风,心情舒畅自然烦热全无。

《喜夏》

·庞铸

小暑不足畏,深居如退藏。

青奴初荐枕,黄妳亦升堂。

鸟语竹阴密,雨声荷叶香。

晚窗无一事,步屧到西厢。

《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(其二)》

•晁补之

一碗分来百越春,玉溪小暑却宜人。

红尘它日同回首,能赋堂中偶坐身。

诗人笔下的小暑温热得如此惬意:约上好友,烹上好茶,叙旧聊天,好不舒爽!生活中的诗意有时不必去远方寻找,暑热中饮半盏清茶,清风中读一本好书,夏日的一片树荫、竹林中几声鸟鸣,红尘处处有诗意,只要心之所在,小暑亦可宜人。

cfb61814b3ce51a0ee3176d9745bcb8.png

《消暑》

·白居易
何以消烦暑,端坐一院中。

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

散热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

此时身自保,难更与人同。

《苦热题恒寂师禅室》

.白居易
人人避暑走如狂,独有禅师不出房。

可是禅房无热到?但能心静即身凉。
诗人白居易的消暑纳凉方法则是:端坐院中,迎清风,观内心,气定神闲,“散热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”可谓心静自然凉!

原来,所有的烦恼在于自己的执念。明月清辉如水凉!

《纳凉》

·秦观

携杖来追柳外凉,画桥南畔倚胡床。

月明船笛参差起,风定池莲自在香。

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

·孟浩然

山光忽西落,池月渐东上。

散发乘夕凉,开轩卧闲敞。

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

欲取鸣琴弹,恨无知音赏。

感此怀故人,中宵劳梦想。

拿一把蒲扇,觅一方凉亭独处,寻一处荷塘闲坐,看莲叶何田田,于幽幽荷香中品一壶清茶,赏夜色如水,烦热全无,清凉自来。小暑闻花香,不觉夏日长。小暑虽然炎热,但美好也从未远离。

只迎清风,不言悲欢!祝夏安!

11.png

版权所有 ©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鲁ICP备09083749号

关注图书馆公众号:gh_58f2f30ff8f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