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:万物至此皆长大——"随时节流转,品书香诗韵"导读活动(六)
撰稿人:图书馆 时间:2024-05-05 01:45:12立夏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,夏季的第一个节气。今年交节时间为公历5月5日,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,太阳黄经达45°。历书记: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”春生,夏长,秋收,冬藏。立夏后,日照增加,雷雨增多,万物进入繁茂的生长期。
春来不觉去偏知,纷纷红紫已成尘。桃花已飞逝,柳荫却渐浓,布谷声中夏令新。立夏日,无须泪眼问花,让我们品几首古诗词,作别缤纷的春日、迎接繁茂的初夏。
《蝶恋花·庭院深深深几许》
宋 欧阳修
庭院深深深几许,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。玉勒雕鞍游冶处,楼高不见章台路。
雨横风狂三月暮,门掩黄昏,无计留春住。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
这首词语言清新婉丽,写少女伤春,于庭院深深中,感叹杨柳依依难系春风吹絮,帘幕重重未抵雨打落花;愁怨风狂雨疏送春归,留不住。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妇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:花如人,人如花,这种完全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,深婉不迫,曲折有致。
同样描写春归夏长的另一首《蝶恋花》,却在淡淡的愁绪中透出几分豁达和从容,风格明丽清新。
《蝶恋花·春景》
苏轼
花褪残红青杏小,燕子飞时,绿水人家绕。枝上柳绵吹又少。天涯何处无芳草。
墙里秋千墙外道,墙外行人,墙里佳人笑。笑渐不闻声渐悄。多情却被无情恼。
暮春时节,杏花枯萎凋落,但小小的果实已经挂在枝头;绿水碧柳,燕子翻飞,依然一幅美丽生动的景象。春色将尽,固然让人伤感;而芳草青绿,又自是一番境界。
《送 春》
宋 王令
三月残花落更开,小檐日日燕归来。
子规夜半犹啼血,不信东风唤不回。
“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烟如雨。”(《乡村四月》,宋,翁卷),春归无处寻?绿肥红瘦日渐长,满架蔷薇暖风香,这一切昭示着悠长夏日的来临。
《山亭夏日》
唐 高骈
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
水晶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。
《芍药四首其一》
宋 邵雍
一声啼鴂画楼东,魏紫姚黄扫地空。
多谢花工怜寂寞,尚留芍药殿春风
春将尽,花谢花飞花满天,但立夏之后,墙角芍药葳蕤又怒放:“东风与拘束,留待细君来。”芍药是群芳中对春的告别之花,它向人们展示出春天最后一抹光彩,故也有“殿春”之称。俗语云:“谷雨三朝看牡丹,立夏三朝看芍药。白居易的《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》写道:“今日阶前红芍药,几花欲老几花新。”还有蔷薇花开满了篱笆,四溢的香气随日渐燥热的夏风飘散。大自然随时光荏苒变换风光,本就是“时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”。
立夏,“万物至此皆长大”。不必感怀时光易逝,也不必落花飞絮伤春去,苏轼说:“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,休将白发唱黄鸡!”让我们珍惜大自然的馈赠,怀着喜悦的心情,随着万物的欣欣向荣,于“绿树浓阴夏日长”中安然前行吧!
(撰稿:魏鹍 审核:王志刚)